導讀:從去年4月起,東莞開始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提出加強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管理,嚴格實行用水總量控制,嚴格控制入河湖排污總量等工作要求。如今,該制度已實施一年,完成效果如何?
日前,東莞市水務局局長張國平回應記者,該項制度各項指標完成良好,全市用水總量、工業和生活用水量、地下水開采量3項考核指標均低于2011、2012年,呈遞減趨勢。此外,為保障飲用水水源安全,東莞還實施水源、出廠水和管網水全面監測,目前已實現1000個水質監測點監控水質,其中人工監測點888個,在線監測點112個。
用水總量納入鎮街考核
2013年4月,東莞完成《東莞市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方案》和《東莞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暫行辦法》的制定工作,并經市政府印發實施。《方案》明確了各相關職能部門、鎮街(園區)的工作職責,并明確從2013年起,由市水務局牽頭對各鎮街2012年至2015年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情況進行考核。
市水務局局長張國平表示,上述制度實施以來,東莞在廣東省東江流域水資源分配方案的基礎上,率先開展鎮街水資源分配工作,制定了《東莞市水資源分配方案》,明確了各鎮街(園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總量控制紅線,并將用水總量、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4個指標納入對鎮街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工作的考核內容,考核結果作為對各鎮街領導班子成員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張國平告訴記者,為加強水資源論證后續監督管理,東莞水務局先后對7個建設項目進行了水資源論證項目后評估。對取用水總量接近用水控制指標的鎮街,限制審批新增取水。對取用水總量達到或超過用水控制指標的鎮街,暫停審批建設項目新增取水。
此外,記者還從相關渠道獲悉,水務局已編制完成了《東莞市水務信息化發展規劃》,摸清了全市水務信息化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在現有水務信息化基礎上,正在開展東莞市水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工作。
最嚴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以來,為深化水價改革,東莞采取運用價格杠桿促進節約用水。實行居民生活用水階梯水價制度,建立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與收費水量處理率同向聯動的動態調整機制、征收標準與治污成效掛鉤的減排約束價格機制、高污染企業實行差別收費等污水處理費價格形成機制。張國平表示,目前,正加緊研究制定非居民階梯超定額、超計劃累進加價制度方案。
此外,為推進城鎮生活節水改造,市水務局對老化供水管道、腐蝕或漏損嚴重的管道附屬設施及計量精度低的水表等進行更換改造。張國平介紹說,至2013年,全市累計投資11.89億元,改造老舊供水管網5292.24公里。目前改造效果顯著,改造區域供水水壓明顯提高、水損明顯降低、水質明顯好轉,部分鎮街供水管網漏損率下降至10%以下。
張國平說,在此期間,東莞還順利通過了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驗收。驗收組認為東莞型社會建設圓滿完成了試點期間《規劃》的各項任務,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同意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通過驗收。
為強化水功能區管理工作,水務局相關部門定期對東江和重要飲用水水源水庫進行常規水質監測,定期公布水質狀況。2013年,結合鎮街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要求,擴大水功能區監測范圍,水功能區監測數量達到40個。
37家污水廠日均處理污水243萬噸
為加強入河排污口管理工作,對排污量已超出水功能區限制排污總量的地區,限制審批入河排污口和新增取水,其中東引運河中上游地區,嚴格控制廢水排放量大的工業項目,工業廢水排放量超過500噸/日的新建、擴建項目,原則上不予審批。
據張國平介紹,全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和管理已全面鋪開,37家污水處理廠已全部建成并相繼投入運營,設計總規模達258.5萬噸/日,建成截污主干管網建設長度841公里,現狀日均處理量約為243萬噸/日,負荷率達到94%。
水源、出廠水和管網水全面監測
為加強飲用水水源安全保障,水務局加快推進東江和27個重要飲用水源地水庫保護區劃分工作。并實施水源、出廠水和管網水全面監測,實現千點水質監測,其中人工監測點888個,在線監測點112個(水源在線監測點11個,出廠水在線監測點33個,管網水在線監測點66個,二次供水監測點2個),并完成了《東莞市應急備用水源保障規劃》編制工作。
此外,市水務局還啟動了聯網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圍網隔離工程前期工作,推進石馬河河口東江水源保護的近期工程。
為申報成為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啟動了一批涉水重點項目建設,開展以有效削減排放負荷為基礎的河涌水污染控制工程,推進境內河涌治理、跨界河流綜合治理以及水生態系統的保護和修復,促進東莞水域"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應對方案
制度體系建設:出臺了《東莞市節約用水管理規定》、《東莞市節水型社會試點建設2012-2013年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完成東莞市用水定額修編,發布了《啤酒制造行業取水定額》、《造紙產品取水定額 第1部分:紙板》和《工業產品取水定額 精紡毛織品》三個行業取用水定額地方聯盟標準。
生活節水改造:對老化供水管道、腐蝕或漏損嚴重的管道附屬設施及計量精度低的水表等進行更換改造。至2013年,全市累計投資11.89億元,改造老舊供水管網5292.24公里。目前改造效果顯著,改造區域供水水壓明顯提高、水損明顯降低、水質明顯好轉,部分鎮街供水管網漏損率下降至10%以下。
來源:南方日報
下一篇:精誠科技消防演練